沿中国边境线走一圈,是许多人自驾游的梦想,G219、G331、G228三段国道便构成了这完美的一环。
这次我选择在炎热的季节去找北,往中国地图鸡头部位顺时针贴边儿走,大部分沿G331行驶,于是有了这条国道东北段的轨迹(有一节导航数据丢失)。因以前走过同江、抚远、饶河方向,所以这次舍弃了这一小段而从伊春直接开到了密山的兴凯湖。
一
从东乌珠穆沁旗开始向东北方向就行驶在G331国道上,上午在锡林郭勒草原遇到了沙尘天气,下午穿过阿尔山进入呼伦贝尔大草原则一直在雨中行进,上午的混沌朦胧与下午的烟雨朦胧使草原没有了平时清晰天际线下的宽广,直到黄昏落日才恢复了辽阔,雨后彩虹牛儿食草的画面美轮美奂,使人心旷神怡。第二天天苍苍野茫茫的一望无垠,天上的白云与地上的蒙古包交相辉映,远处的羊群、牛群让草原显得更加宁静、祥和。两个大草原以前都来过,来一次感受一次新奇,来一次享受一次欢畅。
驶出呼伦贝尔大草原,便走进大兴安岭森林。从室韦走县道到根河,从根河走省道到漠河,一直在密林中蜿蜒行进。白桦树和樟子松相生相伴,满眼的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头,打开车窗,林中不时传来悦耳的清脆鸟鸣,更突显了森林如海洋般的深邃、神秘,偶尔的雨点让周围充满了清新。除了隐藏其中的少数几个村、镇,以及路边零星散布的管护站,少有人迹,有时很长时间才遇到一两辆车,时而笔直时而曲折的道路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如时光隧道,似乎永远开不出去,这反倒让驾驶成了享受,孤独、自由而富有乐趣的享受,一边放飞穿梭,一边欣赏养眼的绿色。
东北的森林覆盖率很高,国道一路差不多都在林中延伸,或在广袤的田野中穿行,让人很容易想起那句歌词,“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二
边境小镇有“想带你看看俄罗斯”这样的标牌。位于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这个小镇,与俄罗斯隔河相望,异域风情兴许是它成为网红景点的原因之一,洋葱头建筑和木刻楞民居吸引了人们的到来,不过在大街上看不到俄罗斯族人。吸引人还有一个原因据说这里是蒙古族的起源地,河岸边上就有蒙兀室韦四个大字的白色标牌,十分醒目。来室韦的路上,正在建一个蒙兀室韦文化旅游区,目前没什么可游览的,所以免门票,买张观光车票就可以自己开车进去。镇内街道两旁都是宾馆和餐馆,这是成为热点景区的必然结果。
北极村其实是北极村镇,镇里都是宾馆、餐馆,还在大兴土木,应该说这里开发得还不错吧,游客众多。最北邮局是打卡景点,正在拍照,来了一辆大客车的游客,乌泱乌泱地围着邮筒照相留影。
真正最北的村庄不是这里,而是北红村,虽然也有村民用自己的房子开旅店和餐馆,但还没有过度商业化,仍保持比较原始的状态,木刻楞房,小菜园,柴火垛,江边小广场停满了各地牌照的车显示这儿也是旅游景点。
在到这两个地方之前,我先去了洛古河村,据称是黑龙江源头的一个村庄,我也是两三年前从自媒体上知道的这个村子。村民多为百年前来淘金的山东人后代,村子很小,民房分布在国道的两边,在村口看到有村史馆的指示牌,打听过去,可惜大门紧锁没能参观。可能知道这里的人不多,先后只有几个游客。
其实路上的风景还包括到不是景区也不出名的地方。我驱车拐弯去了兴安镇,黑龙江江边上的这个小镇十分清静,见不到几个人,大概就我一个游客,到镇政府门前打个卡,在镇里兜了一圈,算是到此一游。
此后走十八站、呼玛县、黑河市顺江而下,继续我的行程。沿途经过的村镇也是一种风景,在一个村委会前休息一下打个盹儿,早上在一个镇里花2元钱买了根大油条,在车里冲杯咖啡,就是一顿早餐,味道好极了。一些离路边不远的乡镇,我也特意穿行而过。
G331东北段几乎贴着三条河流而行,最后想你的风吹到了鸭绿江,江水平缓,江景优美。
三
此生必驾,不知谁第一个喊出这句诱人的口号。被称为醉美的国道,除个别路段有损毁外,大部分路段平坦通畅,沿途景色宜人。路上遇到了许多自驾游的车,在营地、景区或小城广场,扎堆停满了房车、床车。
在林中停车点遇到一辆豫C的车,相互问好,他们三人也是去漠河,问我就一个人?我说是的,便问我晚上喝点不?真热情,我婉言谢绝,不胜酒力呀。我向他们分享了去年国庆节和朋友一家自驾河南的美好游历。
在酒店遇到一个威海的老哥,问了我的行程路线,说他要去齐齐哈尔看丹顶鹤,差点让我心动改变路线也去看看,打开地图规划了一下,想了想还是留作下次再来的理由吧。
一天上午在一个驿站遇到一个天津老哥,他出来一个半月了,走G331逆时针往满洲里方向去,今晚打算住在驿站,他是床车边走边玩不着急赶路的旅行,悠闲自在。
很佩服路上看到的骑行者,心想我要是年轻一些,会不会有他们一样的雄心与毅力。
这么多人出来自驾游,也许都像《蓝莲花》所唱,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简单地说,凡事只要喜欢,遵从内心,说走就走吧,去向大自然表白,去看看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