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营导航网

影视资源分享平台_高清影视推荐导航_最新影视网站大全

年国产经典动作奇幻片《白蛇传说》国粤双语中字迅雷下载电影天堂

白蛇传说起源于何时?最早出现于哪本文献?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改编自中国民间神话传说。实际上,白蛇的传说在很早就存在了。白蛇在中国并不常见,即使在深山老林里,我们经常会看见花蛇、青蛇、黑蛇,但就是没有看见过白蛇。因为,很少有通体白色的蛇种。

即使看见白蛇,也有可能是患有白化病的蛇。有一种白锦蛇,但也并不多见。中国蛇类资源丰富。据统计,我国境内至少分布了两百多种蛇类。然而,白化蛇由于基因突变等原因,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在自然界并不常见。

关于白蛇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上古文献《山海经》。《山海经·西次二经》曰::“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浴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藻玉,多白蛇。”《山海经》是一本上古奇书,内容离奇荒诞,它是一部地理论著,又是一部神话文学,虽然首次提到白蛇,但白蛇的传说,最早应起源于中古。

中国人为何对“白”情有独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白”象征着干净、纯洁、一尘不染。《白蛇传》的主人公白素贞又是一位女性的形象,为了突出她和丈夫许仙的爱情,“白”最为合适。白色在爱情中又象征着干净、纯洁的爱情,是没有瑕疵的,象征着一心一意。

白蛇的传说由来已久,少说也有千年历史。其实,在电视艺术出现以前的中国古代,人们的娱乐方式比较单一。但白蛇文化的热度仍然只增不减。京剧、越剧、川剧、木偶戏、皮影戏等都有《白蛇传》的戏种。也就是说影视艺术出现前,人们就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呈现白蛇的传说。除了舞台艺术,在中国古代也有艺人通过说评书、说快板的方式口口相传,这些都是中国文化魅力所在。

《白蛇传》作为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一,它应该始于唐宋时期,发展于元代,成熟于明清。源自于唐代洛阳巨蛇事件。洛阳巨蛇事件,收录于《唐书》的奇异事件。唐玄宗天宝年间,有巨蛇出邙山,准备水漫洛城,最终被天竺高僧善无畏制服。后来白素贞“水漫金山寺”的情节,或出自于唐代巨蛇水漫洛阳的典故。洛阳邙山出现的那条巨蛇,高丈余,长百尺。按一唐尺=厘米计算,则邙山巨蛇高3米,长度为*≈米。比万年前就已灭绝的已知最大蛇类泰坦巨蟒(长约米)还要大出1倍。民间百姓在传播这一离奇事件时,往往添油加醋,有信口杜撰之嫌疑。

邙山巨蛇震惊中外,唐人请天竺高僧善无畏将其降伏。善无畏本是东印度国王,因厌倦王室争斗而出家。来到中国后,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礼遇。善无畏观察邙山巨蛇的行为,感叹道:“这条巨蛇准备引水漫洛城。”于是用法咒对其展开攻击。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评价该事件为安禄山攻陷洛阳的征兆。

自唐朝巨蛇事件以后,文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创作的素材,在唐传奇等短篇小说的推动下,白蛇的传说开始发酵,并广泛传播。到了宋、元时期,白蛇的传说已经家喻户晓。真正让白蛇的故事定型的,是明朝小说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这是一部小说集,其中有一篇名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成功将白蛇的传说完整丰富的呈现给读者。既然是文学作品,当然就会有文学家的加工。

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故事,后来成为明、清两代戏剧编剧的蓝本。所谓《警世通言》,冯梦龙在创作这部书的初衷,是为了警惕世人,起到劝世的作用。冯梦龙在白蛇传说的基础上,艺术加工。

据明末冯梦龙《警世通言》记载,传说南宋绍兴年间,有修炼千年的白蛇化作美丽女子叫白素贞,及其侍女小青,在杭州西湖遇药店之王主管许宣(或名许仙)邂逅相遇,同舟避雨,一见钟情,白蛇逐生欲念,欲与书生缠绵,乃嫁与他,遂结为夫妻。

婚后,经历诸多是非,白娘子屡现怪异,许不能堪。镇江金山寺高僧法海赠许一钵盂,令罩其妻。白、青被子罩后,显露原形,乃千年成道白蛇、青鱼。法海遂携钵盂,置雷寺峰前,令人于其上砌成七级宝塔,名曰雷峰,永镇白、青于塔中。众僧买龛烧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临去世时,亦有诗八句,留以警世,诗曰:

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

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

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冯梦龙写这篇小说是为了劝告世人,不要贪恋色欲。但这个故事到了戏剧界、影视界,逐渐被演绎成了爱情佳话。




作者简介:代言。本名周林。字慕瑾。又字竞芳。年月9日生。四川南充人。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主要作品有《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传》《生死相许:孤独时代的爱情往事》《封神演义之哪吒新传》《绝代风华:道不尽位才子佳人》等十余部小说。作品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等近千家图书馆馆藏。著名作家二月河曾赞其“文林之秀”。纪念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周年主题征文,周林作品《我的自学考试之路》荣获二等奖。年月,由成都市作家协会、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等主办的“第二届成都国际文学周全民征文活动”,周林参赛作品《蓉城之恋》荣获青年组“优秀作品奖”。



发表评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